第一次!珠海高校首辆自主研发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落地

南都讯 碳纤维车身、钢管桁架式结构、配备全替代式行车电脑……10月18日晚,首台由珠海高校自主研发的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正式亮相。本次发布会展示的赛车由该校起点方程式车队自主研发,将代表该校参加2020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打造这台“北理珠战车”的起点方程式车队成立于2017年,是珠海市第一支大学生方程式车队,团队学生以车辆工程专业为主,并吸纳机械、机电、设计与艺术、数字与传媒、继续教育学院等其他专业及学院的优秀同学优势互补。

车队曾于2019年设计出仅用一升油就能跑出236.85公里的超节能赛车,并创造了首次参加国家级赛事即闯入全国前十的好成绩。车队成员发表EI、CPCI及IEEE收录检索学术论文4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样一支初出茅庐就令人瞩目的热血车队,竟是由一个业余女赛车手老师,带领一群热爱赛车的少年们,从“无场地、无资金、无技术”起步,开启造车之路的。

“喜欢汽车的大学生几乎都梦想着能亲手打造一辆自己研发的赛车来参加方程式比赛。”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被誉为“汽车行业的黄埔军校”“未来汽车工程师的摇篮”,车队指导老师周靖介绍,出于对汽车的热爱,车队成立之初的最大目标就是自行设计、制造出一辆在加速、制动、操控性等方面具有优异表现的小型单人座休闲赛车,亮相赛场。

逐梦的路总不会一帆风顺,由于缺少必要的资金和大量零部件,车队最终缺席了2018年的比赛。2019年初,北理工珠海学院启动了新一轮的“创新强校”工程,车队被所在的工业自动化学院纳入“创新促进团队”,给予人力物力全方位支持。在学校的支持下,车队又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校企联合培养具有实战经验的汽车技术人才。

为了“造车”,设计、验证、加工、装配、调试,80%以上的任务由学生亲手参与。“第一次造整车,虽然缺乏经验,但是我们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践着匠人精神和汽车工程师应有的的优秀品质。”车队成员林禹告诉记者,就在新车发布的前一晚,发动机组成员们还在熬夜解决发动机的缺缸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公差与配合的重要性往往需要教师通过公式、案例反复讲解展示。而在造车的过程中,孔位不对自己钻、尺寸大了自己磨,能够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体会设计与加工的问题,探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指导教师周靖认为,这恰是学校鼓励学生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参与各类竞赛的目的所在,“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真谛。”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赵显利校长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发布会,能够有更多的企业关注学校发展,共同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高水平的竞赛,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中。

采写:记者朱鹏景 实习生曾奕静 通讯员杨小勇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