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下手 | 14nm以下,所有中国芯片公司或纳入出口管制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美国又下狠手!

当地时间4月16日,路透社曝光美国国会参议员给美国商务部的信件,内容为对所有14nm以下的任何中国芯片公司实施出口管制。 来源:路透社 4月16日,路透社爆料,在给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的一封信中,美国国会代表迈克尔·麦考尔(Michael McCaul)和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表示, 要求将获得美国许可才能将使用美国技术在国外制造的半导体出售给华为的规定,范围扩大至设计14nm以下芯片的所有中国公司。

简单地来讲,就是以前基本只针对华为的芯片禁令,要扩大到所有的中国企业,包括小米、联想、OV、中兴等等企业。

以后这些企业,无法找美国购买14nm及以下的先进芯片,无法购买用于14nm及以下芯片设计的EDA软件,无法购买用于制造14nm及以下芯片的半导体设备,比如EUV/DUV光刻机等等。

据悉,美国商务部的一位代表在确认收到这封信后指出,该机构“正在不断审查情况,以确定是否有必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一旦美国商务部通过或发布正式规定,所有中国境内的先进芯片设计和制造企业购买、使用含一定比例美国技术的软件、芯片、设备等都将被出口许可证管制, 类似华为的事件将大规模重现。 尽管在此之前,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已经按点打击了华为、中芯国际、飞腾等细分领域领先企业,但该举动仍然是灾难性的“ 面打击 ”,制造进一步的供应链脱钩和恐慌。 此外,由于中国市场对全球半导体业走出萎缩的巨大拉动作用,在全球IC产能结构性短缺的当前,“锁死”14nm以下先进芯片的举动一旦实施,带来的潜在伤害是全球性的。 对美国而言,上游半导体软件、设备业和芯片设计公司将失去中国大陆的主要客户,包括手机、PC等系统客户。 对中国而言,中国大陆先进产能扩张受阻乃至萎缩,终端厂商无法使用先进芯片,先进工艺研发暂时被“锁死”,未来只能转向国产软件、设备和产线。 同时,中国台系代工厂、欧洲和韩国半导体企业也将成为受害者。

END

延伸阅读1 14nm、7nm、28nm、55nm分别应用在哪类芯片上? 7nm 目前7nm主要应用在CPU和GPU等对性能要求比较高的芯片中,比如高通骁龙888、AMD和英特尔的CPU和英伟达的GPU等高端显卡。 14nm   14nm制程首要用于中高端AP/SoC、GPU、矿机ASIC、F PGA、汽车半 导体等制造。 28nm 物联网设备、iot、基带等对于性能要求不高,但是对于能耗比要求高的芯片会使用28nm,比如我国的北斗GPS导航芯片已经使用28nm。 55nm 55nm工艺量产至少10多年了,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是非常落伍的工艺了,高性能计算市场当然不会采用55nm工艺了,然而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芯片在用,特别是车载电子等工业产品中,工艺成熟、价格低廉是优势。 比如工控机、主板芯片、NB-IoT、驱动IC、汽车ECU等芯片,由于对于性能和散热没有过高的要求,对于成本要求比较高,所以这类芯片会使用55nm工艺。

延伸阅读2

附 | 国产芯片优秀厂家及其芯片产品 在“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集成电路研究所所长王世江公布了“中国芯”第十五届优秀产品名单,具体获奖情况如下: 另,根据东方财富数据分类,242家国产芯片上市企业代表名单如下 (点击可查看大图) :

转自:5G产业圈

出于传播知识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我们删除。

工信智谷信创研究院聚焦共性关键技术,为信创产业发展提供持续支撑,以推进基础技术研究、技术转移和商业化应用、创新公共服务为责任,通过人才交流、区域合作,加快实现信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扩散。

感谢您的关注!

推荐